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宣傳教育>理論與研究 |
 |
博眾之長 佳績方成 |
——“五一口號”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
作者:薛子夜 來源: 時間:2019-02-26 12:00:00 |
1 引言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號召全國人民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這也激發了華夏兒女奮進的正能量;在70年前的五一前夕,有另一個“中國夢”曾對外發布,它也在歷史的長河中激起了千層浪。
它公布了中共的政治主張,提出建立新的政權;它奠定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格局——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的精神內涵在新時代被得以發展和豐富,繼續發揮著其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它就是著名的“五一口號”。
2 “五一口號”的概述
2.1“五一口號”的發布
時間回溯至1948年的上半年,人民解放軍在國內各個戰場上相繼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已是強弩之末,蔣介石的獨裁專制統治行將被推翻;而共產黨歷來所倡導和致力于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新政權卻隨著戰事的推進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1948年,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時任新華社社長的廖承志給中共中央發了一份十分簡短的電報,詢問中央是否有重要事情發布。這一份電報引起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高度重視,他們認為在國民黨政權即將瓦解之時,對外公布共產黨人的政治主張、提出新中國政權藍圖恰逢其時。4月30日,中共中央在城南莊會議上通過了經毛澤東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當日陜北的新華社正式對外發布。
“五一口號”共包含23條口號,其核心內容為第五條“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口號一經發布,便得到了各民主黨派以及無黨派人士的熱烈響應。[1]
2.2“五一口號”的歷史意義
對于這個響亮的口號,許多學者紛紛感嘆其所帶來的深遠歷史意義。普遍的論述可歸納為三大點:
第一,“五一口號”是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對國內外形勢以及階級力量的正確把握和分析,它調動了當時一切進步力量,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加速了新中國的成立。在新中國誕生的前景已經清晰顯現的背景下,它猶如一劑“強心針”注入了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身體里,使其一致認為只有共產黨才能召集新政協,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并進一步公開、自覺地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第二,“五一口號”為各民主黨派和全國人民指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必由之路和光明前途。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社會面臨著走向何方的重大歷史抉擇。人民大眾普遍渴望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期間出現了核心政治主張為通過和平改良的方式在中國建立多黨制議會政治的“中間線路”。“五一口號”的提出以新民主主義為共同的政治基礎,通過民主協商方式建立新中國的主張,是對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中間路線”的鮮明否定。
第三,“五一口號”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新道路,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政治格局。新政協在“五一口號”發布后,迅速地開始了籌備并順利地召開,換言之,新政協會議的召開是響應“五一口號”的結果。在這次會議上,《共同綱領》的討論通過,標志著多黨合作擁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礎和行動準則,為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不可動搖的政治基礎。此外,會議還確定了共產黨為執政黨、民主黨派為參政黨的獨具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此制度一直沿襲至今。此后,中國的各民主黨派正式以新中國參政黨的身份登上了歷史的舞臺。[2]
總體來說,“五一口號”的歷史價值可被概括為三大“歷史起點”:(1)“五一口號”是各民主黨派、各界民主人士從同共產黨密切合作到擁護、接受共產黨領導的歷史起點;(2)“五一口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及人民政協誕生的歷史起點; (3)“五一口號”是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起點,因為在其核心的第五條號召中,包含了新中國政黨制度、政權組織形式、政權性質等基本要素。[3]
3 “五一口號”的現實啟示
3.1“五一口號”的當代影響
2017年10月18日,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順應時代的發展,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的施政方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4],它與當年的“五一口號”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二者都具備了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
現如今,雖然“五一口號”的發布已有70載,但是它在當代中國社會依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是準確把握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集聚中華民族正能量。“五一口號”的發布抓住了戰亂行將平息、民心望治的時機。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幾代華夏子女的夙愿,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也是對70年前“五一口號”提倡實現“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美好目標的延續和發展。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持走群眾路線,傾聽群眾的聲音,關注群眾的合理訴求,使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利益最大限度地體現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中,讓人民真正做到當家作主,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集聚了中華民族奮進的正能量。
其次是自覺接受民主監督,擴大執政黨的道德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目標,為人民描畫了幸福生活的美好畫面。但在為目標奮斗的道路上,注定伴隨著困難和坎坷。面對嚴峻的考驗,新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繼續傳承“五一口號”精神,拒絕“一黨獨大”,在領導的過程中自覺主動接受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監督,善納群言、廣聚群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協商的領導方式和民主的工作作風,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了條件,從而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也贏得了各民主黨派及社會各界的一致擁護。
最后是切實搞好政治交接,提升民主黨派參政能力。進入新時代,一大批優秀的新生代成員成為了各民主黨派的骨干力量,為各民主黨派的發展注入了生機。但相比于先輩,他們并沒有經歷過民主革命時期對國家前途的艱難探索,更不會感受到國家政治道路選擇過程中的痛苦艱辛,導致他們對中共的政治認同沒有像先輩們那么堅定。在價值觀念多元化、利益訴求多樣化和社會矛盾多發易發的今天,幫助各民主黨派新生力量在政治交接后加深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正確理解,消除他們對一黨執政多黨參政的政黨格局的疑慮顯得尤為重要。重溫“五一口號”,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精誠合作、同舟共濟的革命友誼,促使當代的民主黨派繼承者在思想上認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政治道路,維護打造團結和諧的社會主義政黨關系,提高參政議政的積極性,為實現中國夢而作出民主黨派自身的貢獻。[5]
3.2“五一口號”與中國改革開放的聯系
今年是“五一口號”公開發表7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推行的第40個年頭。兩者提出的時間雖然相差整整30年,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第一,審時度勢地頒布重大決策,為中國共產黨在正確的指導思想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探索奠定堅實基礎。如果說“五一口號”是在“業已成為必要,時機亦已成熟”時提出,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好法律上的準備,那么改革開放政策的頒布則具有繼往開來的戰略意義,在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明確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開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從封閉或半封閉轉變為對外開放,從墨守成規轉變為各方面改革。換言之,改革開放政策是中國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新理論的具體措施和歷史起點,從此,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歷史新時期。[6]
第二,改革開放是“五一口號”精神內涵的繼承和發揚。從“五一口號”中的第八條“解放區的職工和經濟工作者,堅定不移地貫徹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工運政策和工業政策”到共產黨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中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再到2013年后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不難看出兩者之間是一種辯證發展的關系,反映了不同時期中國社會及廣大人民最根本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形勢的變化,“五一口號”精神并沒有被遺忘,反而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的面前,在新時代繼續發揮著它不可磨滅的導向作用;同時改革開放作為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正在加速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助力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
第三,“五一口號”昭示著未來,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夢”可行有效的載體。“五一口號”發布70年來,中國在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改造和改革開放方面碩果累累,尤其是通過改革開放,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目前中國經濟規模已經居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國際地位和威望得到空前提升。[7]究其原因,不斷完善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維護國家政局穩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共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加強國家政權建設和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了尤為重要的作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些舉世矚目成就的取得,已經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正確有效的政黨制度。[8]面向未來,面對新的形勢和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任務,繼續繼承和發揚“五一口號”精神和堅持貫徹改革開放的政策已經成為新一代中華兒女的必經之路。
4 “五一口號”對當代民建的指導意義
從1945年12月創立至今,民建已經走過了72個春秋。在“五一口號”精神的鼓舞下,民建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貫徹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民建需承擔更多的時代使命和社會責任,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是在履行職能中發揮作用。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這也對民建履行參政黨職能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和新挑戰。一直以來,民建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履行參政黨職能,強化參政議政體系和能力建設,并在長期工作實踐中,利用自身密切聯系經濟界人才資源的獨特優勢,加強會內制度建設,整合會內外多重資源,依托多種平臺,形成了“四項制度”(民建中央重點專題調研制度、聯系地方組織的成果征選和社情民意信息報送制度、專委會參政議政制度和聯系政府部門制度)和“五種機制”(參政議政骨干隊伍建設機制、信息收集及建議反饋機制、集體討論和科學論證機制、參政議政工作保障機制和參政議政激勵機制),強有力地保障了民建參政議政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運行。不僅如此,廣大民建會員在具體的工作中,重視處理六大方面的關系:(1)科學選題與精心論證的關系,把握好參政議政的角度與力度,堅持選題求“準”、調研求“真”、立論求“高”、建言求“實”;(2)多方互動與統分結合的關系,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3)個體與群體、專家與“專職”的關系,把個體優勢轉化成群體智慧,發揮整體優勢;(4)當前與長遠、現實與可能的關系,要有超前意識,既要考慮現實的急需,更要考慮未來的發展要求,使建言獻策有前瞻性,而不是“馬后炮”。(5)參政議政與民主監督的關系,寓民主監督于參政議政之中,既要敢于直言,又要善于建言;(6)建言立論與踐行出力的關系,堅持知行合一。[9]得益于獨具特色的參政議政體系,民建在實踐中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不僅是對“五一口號”精神最好的繼承,也將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深化改革發揮尤為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在實現“中國夢”中發揮作用。驕人的成績已成為過去,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民建人更需要展望未來。首先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深化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認識,深化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認識,深化對兩個“百年目標”的認識,深化對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認識。[10]這為民建人在“筑夢”過程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避免方向性錯誤的發生。其次,要深入搞好民建會內的政治交接,做到以老帶新,搭建“傳幫帶”的會內溝通平臺。老一輩的民建人要將在實踐過程中得出的豐富經驗傳授予下一代,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幫助他們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對于新生代而言,要銘記“五一口號”歷史傳承薪火,善于思考和總結失敗的教訓,積極探索民建新的參政議政思路,集眾人之智慧、團結一致去創造民建新的輝煌,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發揮更大的作用,助力偉大“中國夢”的實現。
5 結語
作為華夏兒女,在新時代重溫“五一口號”,其目的是為了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是為了堅持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始終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是為了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博眾人之所長,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作為炎黃子孫,為了民族的崛起,為了中國的強大,面對歷史賦予的責任,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朱維群.1948-2008讓歷史告訴未來—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六十周年紀念”[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8:102-111.
[2]孟艷.淺論“五一口號”的重大意義—紀念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六十周年[J].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02):7-9.
[3]李銳.“五一口號”的三大歷史起點[J].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03):17-18.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OL].新華社,2017-10-27,[2018-03-25].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5]鄒義煜.歷史視野下“五一口號”精神內涵的再發現[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05):61-63.
[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國改革開放30年[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8:39-40.
[7]洪流.發揚“五一口號”精神戮力同心實現“中國夢”[N].貴州政協報,2013-4-25(A03).
[8]王永慶.偉大的號召 正確的抉擇—紀念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65周年有感[N].團結報,2013-5-17(008).
[9]王綱.中國夢 民建情[OL].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2017-04-12,[2018-03-25].http://www.bjmj.gov.cn/bjmj/_2997/_3005/_3021/439578/
index.html.
[10]徐艷.民建省委會紀念“五一口號”發布六十五周年[N].光華時報,2013-5-3(00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