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是今年中共浙江省委交給民主黨派的重點任務。根據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的統一安排和部署,省商務廳、省司法廳、省證監局和紹興市、衢州市被列為民建浙江省委會對口專項民主監督單位。
6月24日,省政協副主席、省委會主委陳小平率民建省委會監督調研組赴衢州市開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省委會常委、衢州市委會主委馬梅芝,省委會秘書長高波,調研部部長酈紅斌、會員鐘其、何景偉等參加調研活動。衢州市政協主席吳國升、副主席祝曉農、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吳耀光等陪同調研。
上午,陳小平一行首先前往衢州市禮賢街片區,實地走訪調研該片區“未來社區”試點建設情況,聽取了規劃建設等情況介紹,詳細了解了該片區未來社區試點的工作設想、進展、遇到的主要問題等。
下午,監督調研組一行赴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走訪考察了兩家園區代表性企業聯能電氣和金維克,仔細參觀了兩家企業的生產線,聽取了公司發展情況介紹,并就當前企業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隨后,監督調研組召開集聚區管委會和企業家座談會。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劉根宏介紹了集聚區產業發展情況、下一步工作計劃等。開山集團、中天氟硅、永正鋰電、鵬孚隆、健恒實業、東氟塑料等8家企業介紹企業發展情況、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改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的希望和建議。調研組成員與集聚區管委會、企業就政策落實、企業發展中的問題等展開交流討論。聽完大家的交流發言,陳小平表示,監督調研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梳理和服務企業的過程,集聚區產業特色鮮明,企業提到的融資難、人才缺、減費降稅等方面的問題,我們會認真梳理,以調研清單的形式反饋省里,進一步推進支持政策的落實。同時把建議吸納和梳理好,為省委省政府改善營商環境積極建言獻策。
25日上午,監督調研組召開了市層面的調研座談會,與衢州市營商辦、市工商聯、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辦、市人民銀行等相關單位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中,相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匯報交流了衢州市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
陳小平聽取介紹和交流后指出,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民主監督,是今年中共浙江省委交給各民主黨派的一項重要任務,調研中反映的問題和建議、好的經驗和做法、案例等,經過梳理匯總,要吸納到監督調研報告中,最后還要參加省委組織的專題協商,提出助力民營經濟發展改善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
陳小平肯定近年來衢州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別是“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以開展“三服務”為契機,在改善營商環境上出真招實招,取得很好實效。衢州經濟發展持續向好,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很多的企業投資和人才就業。
陳小平指出,改善營商環境要從三個方面持續深化發力。一是著力抓好各級黨委政府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落地見效。要抓好政策的落實,讓民營企業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要把政策精準推送到企業,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要結合地方實際,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二是著力優化創業創新生態。繼續推進創業創新,傳統產業要改造提升,新興戰略性產業要培育壯大,要集聚創業創新的資源要素,把政府的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有機的結合起來,改善人才創新生態,解決企業關心的融資難題、政策難題等。三是著力推進“放管服”的改革。“放”主要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管”主要是推進科學、依法、公平、公正的事中事后監管,“服”就是要進一步細化、優化“三服務”,防止一刀切,要把放、管、服三者有機結合,建立長效化、常態化機制。弘揚“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切實搞好“三服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