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直關注社會熱點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的民建浙江省直四支部帶著多年深耕于“居家養老”的省委會課題,重點圍繞“全面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改造,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進行調研,支部主委、省委會科教文衛委員會副主任黃煒主任醫師與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葉菊英會員、浙江天意物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軍會員等走進代表性老舊小區拱墅區拱宸橋街道蠶花園社區和富陽區富春街道恩波社區等深入傾聽和了解社情民意。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高齡老人比例正在逐年增加,養老服務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目前,居家養老將成為中國人養老的主要方式,而大多數老年人居住在老舊小區。這些老舊小區大多建成于2000年前,不但房齡長,當年建設標準低,而且因為當年的人口結構屬于年輕型結構,根本不用考慮養老問題,大多沒有配建住宅電梯,因而影響了現今老年人的出行及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上午,在拱宸橋街道三方辦汪主任的陪同下,來到蠶花園社區實地走訪,了解居家養老以及對既有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一些想法與建議。座談會上,調研組一行聽取了社區負責人對轄區內老舊小區及老年人口結構情況及社區多位居民代表對加裝電梯的需求和意見建議。在談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議題中,大家暢所欲言,紛紛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是國情也是國策,沒有電梯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下降,活動和交流空間大大縮窄,將加速老人身和心的退變和惡化、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本談不上養老、更談不上健養老樂養老的現代養老理念。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切入點,完善住房條件,全面解決老年人上下樓沒有電梯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下午,調研組一行走進了富陽區富春街道恩波社區,同社區黨委徐書記和浙江天意物業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葉剛座談討論既有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相關情況,全面了解推進加裝電梯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當前存在的業主房產信息難以掌握、申報程序還需優化、加梯實施監管亟待加強等問題。大家認識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推進困難,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一是籌資難;二是加裝電梯意見統一難。同時,有些城市試行的電梯建成“垂直公交”,但仍存在缺少頂層設計、低樓層住戶主張得不到統籌考慮等。
不調研、不建言。圍繞老舊小區的加梯困難,通過實地考察、廣泛交流、參考和了解北京、上海、成都等其他城市有益探索經驗和現實狀況的基礎上,調研組提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新模式,就是以租代建模式,即“升級版”方案,建議創新和完善思路機制,采取“政府主導、統一實施、免費安裝、有償使用” 原則,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既有住宅普及共享式“公交電梯”, 打通老舊小區上下樓的“垂直生活生命通道”(兼“垂直急救通道”或“急救電梯”)。目前,該建議已獲民建中央采用。
|